Overheard 2 (2011) 竊聽風雲2

成功一次,或許只是僥倖,但成功多次,就是實力。《竊聽風雲2》再次證明了麥兆輝和莊文強是當今香港影壇最頂尖的編劇和導演。比起前作,今集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如以往,麥、莊二人的劇本心思細密、佈局精妙。結構雖複雜,但敘事抽絲剝繭,技藝高明。同類型電影,香港再找不到比他們更好的編劇了,就像《無間道》,兩集《竊聽風雲》的劇本不知勝過多少荷李活電影。雖然投資者來自内地,但他們的電影仍然滲着濃厚的香港味道,講的仍然是香港問題,在現今的製作環境,實在是不可多得。因此我們也不得不體諒他們必須任用內地的演員當女主角、需要爲電影配音等較爲次要的技術問題。

本片可以説是香港的《華爾街》,講的都是人性的貪婪、腐化。矛頭雖直指證券界,但劇中集團名爲「地主會」,亦很露骨地同時影射了地產界。若説彭浩翔的《維多利亞壹號》是對香港樓市的控訴,那本片就是對股市(及樓市)的控訴。「地主會」也許是虛構,但一些大戶用不同方法把股價舞高弄低來謀利是事實。片中督察何智強(古天樂)問羅敏生(劉青雲)地主會是做甚麼的,羅沒有説話,卻快速做了多個股票交易,不消幾分鐘便把一百元變爲幾千元,用行動回答了何的問題。這就是香港人羨慕的金融才俊,住高尚住宅,擁保時捷、遊艇,過着富裕優渥的生活,工作是坐在高級的辦公室,看着電腦,打幾個電話,幾分鐘賺幾十倍的錢。還可以趾高氣揚地對人説自己的工作如何貢献了社會。然而説穿了,不過是炒買炒賣。

本片的劇情不是上一集的延續,但它補完了上集的主題。上集中主角的是股民,企圖藉內幕消息一朝發達,今集則是證券行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造市獲利。兩者都是把股市視同賭局,投資的原意,已蕩然無存。片中祥叔(胡楓)是唯一有良知、有道德的證券商,卻被伙伴併棄。衆人從前的崇高理想,早已腐敗。祥叔一言道破:說到尾,一個貪字。香港人長年沉迷炒股炒樓,不知不覺已迷失其中。年青人個個想做羅敏生,失去了夢想。沒有失去夢想的年青人,卻失去了機會。正如羅敏生所言,以前他甚麼也沒有,最少還有機會,現在的人卻連機會也沒有。這大概也就是麥兆輝和莊文強對香港以及香港電影現狀的慨嘆吧。

香港經濟,金融和地產是兩大支柱,但這不是甚麼值得引以爲榮的事。如果香港年青人都成爲了像羅敏生的投資顧問,又或者在「反思」過後都成爲了「下一個李嘉誠」,那將會是一個何等銅臭的社會?就算香港的金融和地產成爲世界第一,我們也不好意思對外國人説我們香港人是全世界最懂投機炒賣的人吧?香港人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麥兆輝和莊文強,更多有創造力、有理想、肯堅持的人。最少,我們還可以自豪地說,香港出產的電影也曾經影響了美國電影史,曾經助馬田史高西斯登上奧斯卡最佳導演之位。那才是香港人值得引以爲榮的事。

何智強這個角色也有寓意,他是保安科,查的其實是商業犯罪。縱有逮捕犯法妻子的勇氣和正義感,面對橫行的勢力,卻充滿了無力感。如他自己所言:「警察做到的很有限」。這明顯是編導諷刺香港政府/警察對股市樓市的問題,視若無睹,無能爲力。至於阿祖(吳彥祖),就更孤絕了,一個人對抗地主會,沒有朋友,沒有伴侣,只有一個患了腦退化的媽媽。媽媽是他的羈絆,但是編導同時也爲他提供了出路,譲她得到祥叔所資助的老人院照顧,也譲她忘掉阿祖是自己的兒子。於是阿祖孓然一身,再無顧慮。在戲中她不斷重看的《獨行殺手》,而我們看的獨行殺手,就是阿祖。所以如果我們再聰明一點,當阿祖對何智強説「不要譲我親眼看到你拘捕我」,我們就會預見阿祖的下場。《獨行殺手》的結局,就是編導的暗示。

奧利華史東1987已拍出《華爾街》,現在看來,可説是極有前瞻性,去年的《華爾街金融大鱷》比前作退步了,但主角又道出了一個事實,大意是:他以前説過「貪婪是好事」,現在卻似乎成爲合法了,因爲誰都是這樣做。倒是一針見血。時間上本片後了很多,但是在這個後金融海嘯時期,未為晚也。當然一齣電影改變不了社會現實,然而我慶幸香港仍有電影反映了現實,仍有電影人在北望内地市場的同時,沒有遺棄了香港。

Cars 2 (2011) 反斗車王2

從《反斗奇兵》(1995)開始,彼思動畫未拍過一部壞片,質素之高,傲視同儕。然而若要把他們自己製作的動畫互相比較,當然亦有高下。早期的作品比較簡單,野心主要是在動畫的技術上,劇本主要爲情節服務。中後期作品的劇本深度不斷提升,已然超越了一般動畫的層次,令彼思的動畫足以成爲電影中的殿堂作品。在這個攀升的過程中,最大的回吐,就是《反斗車王》(2006)。它不是不好,但明顯地它的創意不及之前的《超人特工隊》(2004),深度不及之後的《五星級大鼠》(2007)。彼思動畫幾乎例必奪得該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但《反斗車王》當年就敗在《踢躂小企鵝》手上。今次反斗車王捲土重來,也令人未敢樂觀,因爲過去幾年,彼思動畫的質素一直在巔峰,不容易更上一層樓。不進,便是退,果然《反斗車王2》也無法擺脫相形見拙的宿命。

動畫與真人電影不同之處,在於它較少變數,它沒有真正的演員能夠爲一部電影加分,攝影、背景、特技等技術部門也很大可能是同一班底,質素穩定。就像宮崎駿的公司所製作的動畫,表面上看來是分別不大(很多觀衆甚至把不是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也當成宮崎駿作品),好與壞,往往在於劇本和導演。彼思的畫功無可置疑,尤其在角色造型,更是動畫界的閃電王麥坤,其他公司只能望其項背。所以,彼思動畫的成敗,更是盡在劇本和導演。

兩集《反斗車王》的編導都是尊賴斯達(John Lasseter)。他是彼思的開國功臣,彼思最初的3部動畫長片(《反斗奇兵》、《蟲蟲特工隊》和《反斗奇兵2》)都是由他編導,他開闢了電腦動畫的領域,才華不容否定。然而,後來者紛紛向未開發的領域探索並取得成績,賴斯達則顯得停滯不前了。就説去年的《反斗奇兵3》吧,導演是Lee Unkrich,也是《反斗奇兵2》的共同導演,比賴斯達年輕10年,在他的執導下的第3集,便比賴斯達的前兩集更感人(當然賴斯達仍是編劇之一)。這樣説也許有點殘酷,但是後輩青出於藍,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在劇本上,《反斗車王2》也不是全無進步的。第一集的劇本比較單純,主要是閃電王麥坤的個人成長,由貪勝、妄顧他人,轉變成關心朋友甚至競爭者,明白到勝利不過是虛銜的道理。今集麥坤則學懂了對待朋友,應該包容,無論何時何地,也應譲他做回自己,保持真我。如果上集説的是麥坤的改變,那麼此集説的便是哨牙嘜的不改變。世上有些東西應該改變,有些不應。仍然是很正面、很有意義的主題。但對成人來説,未免太悶、太說教。幸而今次的劇本也承襲彼思近年的動畫的做法,採取了非單一的主題。劇本中還有一個比較晦暗的主題,就是貪新忘舊,它甚至可以被看成是《反斗奇兵》系列的主題的延續。不同的是,在《反斗奇兵》系列中,被遺忘者,是眾玩具主角,他們的身份是受害者;而在本片中,被遺忘者卻反過來是反派,是加害者,他們要向這個無情的世界報復。這種把身分倒置的方法,不失爲聰明的一着,也把本片的主題擴闊和深化了,是除畫功以外比上集優勝的地方。

在《反斗奇兵3》的結局中,玩具們似乎終於找到了安樂窩和善待他們的新主人。然而,那不是永遠的,新主人終於也會長大。編導避重就輕,留給了觀衆一點希望、一絲安慰。但是,胡迪鞋底上主人的名字,並未就此磨滅。成年觀衆不會被騙過,不會看不穿那份無奈與悲哀。轉換成現實的世界,那就像把父母送進了老人院,便以爲譲他們得到了妥善的照料。在上集中,被遺忘的66號公路和打冷鎮還能再次聞名起來。到了本片,反派不擇手段,企圖阻止這個喜新厭舊的世界,當然難逃失敗,卻已連一點同情也得不到了。從這一個角度看,本片便比上集和《反斗奇兵3》悲觀了。賴斯達不算老(54歳),但也不再是16年前那個執導《反斗奇兵》的年輕人了,心境亦有所不同了吧。

Wu Xia (2011) 武俠

與其説陳可辛企圖藉《武俠》改變武俠,不如説他企圖藉《武俠》改變中國電影。事實上,他一直這樣做。陳可辛是極少數全身投入内地拍電影而仍能保持個人風格,沒有刻意改變自己來遷就大陸市場的香港導演。他在内地拍過三部電影——《如果.愛》(2005)、《投名狀》(2007)和《武俠》(2011),進軍内地的首作《如果.愛》,竟然是一部歌舞片,而且大膽採用複雜的敘事手法,別説是大陸觀衆,即便是香港觀衆也未必習慣,可見他當時的野心是頗大的。之後他改拍清裝武俠,想必也是爲了更能迎合大陸觀衆的口味,但最低限度,他沒有拍那些令人遠離電影院的歷史大片,而是一直努力地運用自己擅長的中西合璧的方法,去製作、革新中國電影。

論構思和型式,如果説《如果.愛》過於進取,《投名狀》又過於傳統,那麼《武俠》可算是取得了中庸之道。此片雖名爲「武俠」,其實卻不全然是武俠片。片中用了不少篇幅來叙述徐百九(金城武)識破劉金喜(甄子丹)的證詞,終於查出劉金喜隱瞞自己真正身份的過程,全是文戲,還插入很多似是而非的「科學」來解釋武功,既像偵探片,又像古裝的CSI,結局更運用了一點小科學來殲滅大反派。這些對武俠片來說無疑是新奇有趣(多年前古龍的「新派」武俠小説也有類似的嘗試),亦塑造了徐百九這個角色,但想深一層,其實是可有可無。在武俠的世界,對於武功,從來只要相信,不必存疑,就像我們從不懷疑科幻片中的科技。

在人的世界,卻從來充滿着不信任。徐百九過去曾被少年犯出賣,失去了對人的信任,他自我克制自己的同情心,以防再受欺騙,甚至已陷入了人格分裂。(西方的人格分裂出現在中國式的武俠片中,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也曾出現過。)法外再不容有情,連親人也不例外,他檢舉了岳父,不惜婚姻破裂。所以他不相信唐龍(劉金喜)已改過自新,即使唐龍放他一條生路也不肯相信,堅持要把唐龍歸案。相反,也曾被父親欺騙過的唐龍卻選擇了相信。他信徐百九離村後便不會回來,就單憑徐的一句説話。即使徐食了言,他仍然相信徐,甘冒生命危險譲徐爲他施行假死。對人性的信任,二人採取了相反的態度。徐不相信唐,誓要緝拿他,卻暴露了他的行蹤,招致了敵人來襲,造成了整條村的災難,徐爲救唐,最終亦賠上了性命,而唐則能倖存,至此編導的訊息,已明顯不過。

徐百九的考驗是能否再相信別人,唐龍的考驗是能否面對自己的罪。世事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是你拋下過去,過去便與你再無瓜葛。你犯了罪,儘管你只是奉命行事,你的罪便輕了嗎?你悔改了,你便得到了別人的原諒了嗎?你砍下殺人的手,便得到了寬恕了嗎?唐龍最初選擇以假死來逃避,但逃不掉。即使自己逃得過,身邊的人也會受牽連。他必須面對自己的惡,戰勝它,才能重新做人,把背負的罪,一點一點的卸下來。

唐龍這個角色,仍有可發掘的空間,例如他的覺悟過程。從他父親的説話得知,他小時候亦喜歡過父親,害怕父親不歸家。他自小活在惡人堆中,不可能不受影響,不可能只因爲父親殺了他喜歡的馬騙他吃,或聽到了小孩的哀求,便簡單地改變。對父親由愛到恨,到良知覺醒,應有更曲折幽微的心路歷程,劇本欠缺了一個交代。我原本以爲唐與阿玉(湯唯)相遇到留下,背後還有故事,也是觸發他下定決心的契機。但並非如此,唐似乎只是想找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以別人的身份來逃避。所以我們總覺得唐與阿玉的關係有點貌合神離,好像唐關心他的兒子遠多於阿玉。難怪阿玉會問他,如果那天他遇到的是另一個女人,他也會留下嗎?這似乎才是編導的原意,世上沒有所謂命定的邂逅這回事,一切都只是機緣巧合、各取所需。導演兩次把唐龍一家的生活用間隔分開來展示,阿玉與她前夫所生的兒子在開飯,唐龍則與自己的兒子在談笑。這可能只是攝影構圖,但我傾向相信這是編導的隱喻。浪漫主義的女主角,不是陳可辛喜歡的類型。唐龍與阿玉之間的阻隔,仍有待衝破,所以在片末阿玉的那一句説話,才會説得那麼難於啟齒。

最後不得不提,此片最大的驚喜,是王羽。暌別多年,一出山,氣勢仍不凡。甄子丹的獨臂刀,當然是向他的致敬。王羽的戲份很少,但壓得住場,那一場抱着孫兒向唐龍獨白的戲不易演,時而溫情,時而慍怒,情緒如風雲詭譎,王羽演得霸氣盡現,令人膽怯。單是這一場,王羽便勝過甄子丹,薑還是老的辣。在陳可辛的導演下,甄子丹的演出尚可接受,但始終他演得最像的,還是甄子丹,不是劉金喜,也不是唐龍。但如果他可以憑《葉問》提名最佳男主角,還有什麼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