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of Life and Death (2009) 南京!南京!

這部中國電影企圖跳出被害者的身份,以非中國人的角度去重看南京大屠殺,連字幕也以陳舊的英文的明信片形式出現,戲中則以日本士兵角川(中泉英雄)思為視點。電影的確提供了一個新角度,然而戲內戲外我們看到的,並不比以前多。戲外,這種形式已被奇連依士活的《硫磺島戰書》用過,況且依士活同時拍出美方角度,無論規模、視野、深度和意念皆比此片強。戲內,描述角川的痛苦,也遠不如《硫》片中的日軍,而且描述他的內疚,也未免有點一廂情願。如果此片由日本人拍出,反而會有很深刻的反思和懺悔意義,但由中國人拍出,雖有諒解之意,始終不能代日本人說話,不是真正的客觀。

此片長達131分鐘,但它提供的內容,比想像中少,描寫日軍大肆殺戮、姦淫婦女,但對平民百姓所受的苦難,未有很深入的刻劃。導演兼編劇陸川似乎無意重演真實的歷史,而是採用介半寫實半藝術化的戲劇,去表現中國人的在絕境中的氣節。在導演的處理下,中國民眾比較沉默、冷靜、堅強、齊心、勇敢,但這顯然是被理想化了的,在日軍殘酷的凌辱下,任誰都會軟弱崩潰,然而多場牽涉群眾的戲,都顯得他們極度克制、堅忍,表現手法亦類同。例如開場不久日軍找到大批百姓匿藏的禮堂,一個平民舉手投降,其他民眾隨著紛紛舉手。俘虜被大屠殺,未死的俘虜不肯站起來,陸劍雄(劉燁)不畏死,獨自站起,其他俘虜便紛紛站起。日軍強迫平民交出一百個婦女,小江(江一燕)第一個站出來,然後有其他女人跟隨等。

本片大約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中國軍人如何奮勇抗敵,戰到最後,即使被俘,亦不貪生怕死。代表人物是陸劍雄,他沉著、勇猛、視死如歸,他的對白少之又少,但劉燁憑眼神便把角色演到位,是全片演得最好的一個。巷戰拍得不錯,但看慣西片的香港觀眾,再好也覺得熟口熟面,連頹垣敗瓦也與西片如出一轍,欠缺地方實感。第二部分講南京女性的悲慘遭遇,她們被日軍集體強姦,被迫成為慰安婦,但導演也無意刻畫她們所受到的傷害,而轉為表達她們犧牲自己救了其他人的偉大。代表人物是是妓女小江,她不肯剪髮,除了是性格的塑造,也有暗喻南京女人仍保有女性尊嚴之意。江一燕的戲份雖少,但演得不錯。角川初見小江,錯認她為自己喜歡的日本慰安婦百合子,不忍辱她,小江最後死在慰安所,被日軍如同畜牲般棄掉,角川認出她腳上的腳鍊,整條線的構思不俗,不過腳鍊如同《舒特拉的名單》中小女孩的紅衣,改頭換面而已。比較少人知的是日本的慰安婦的命運亦悽涼,染上性病,軍方的慰勞物品也享不到,最終也是病死,十分下賤。百合子是用來點出日本女人也有犧牲,但比起南京女性,當然是無法比較的。百合子更重要的作用是象徵角川的對國家、愛情和戰爭的理想,他甚至說要娶她為妻,但當天真的理想腐敗了,破滅了,角川的心也隨之死去。壓在肩上象徵國家的太鼓已無法承受,更不想被那象徵民族的舞蹈所舞弄,正如他的長官伊田所言,他從來都跳得不好。無路可走的角川唯有自盡。導演全片努力用冷靜客觀的手法,卻讓角川自殺前哭了出來,大可不必。

第三部分是講「安全區」的第三者,以德國人拉貝的秘書唐先生(范偉)和姜老師(高圓圓)為代表人物,道出他們如何無助,連自己及家人的安危也難以維護。除了角川,唐先生是著墨最深的角色,他為保妻女,不惜出賣中國人,但最終妻女都難度厄運,最後他為救一個同事,寧願留下不走,總算替自己贖了罪,拒絕幪眼,表示再不畏死。相對而言,姜老師這個角色較弱,其實此角色佔戲頗重,無奈人物性格平面,高圓圓縱然賣力,也無法令角色令人留下更深的印像。那場與角川在儲物室的對手戲很重要,但導演拍不出姜老師的危機感和看到角川與別不同的感覺,致令最後她叫角川開槍的理由不夠充份。

日軍方面,導演也試圖寫出邪惡卻還有一絲人性未泯的軍官依田,但並不成功,比起《舒特拉的名單》或《鋼琴戰曲》中的德國軍官差太遠了。依田勸唐先生走,放他一條生路,唐先生被槍斃時,他似乎不願看到,背過面去,但之前他們之間的「交情」寫得太淺,至此我們只能認為他是貓哭老鼠式的惺惺作態。

作為一部中國電影,此片提供了一個新的國度看歷史,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少了一點國仇家恨,多了一點人道精神。它的手法有創新之處,也有獨到的寓意,但劇情和人物寫得一般。陸川的野心很大,失去了《可可西里》時的平實,有點像是拍來得獎的感覺。但此片的製作水準頗高,而且不賣弄古裝、武打、京劇等中國風味,適合攻國際市場,又可提醒世人不要忘記南京大屠殺,這說不定才是陸川真正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