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硫磺島戰書

恭喜馬田史高西斯榮獲奧斯卡金像導演獎,但今次實在勝得不夠漂亮。個人認為,最佳電影/導演應頒給《硫磺島戰書》/奇連依士活或《巴別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馬田史高西斯導演技巧比奇連依士活好,他應該早在1976年就憑《的士司機》得獎,但當年連提名也沒有,一直錯過了機會。奇連依士活先後憑《豪情蓋天》(1993)、《懸河殺機》(2004)及《擊情》(2005)嬴過奧斯卡最佳電影及導演,最後一次更直接擊敗馬田史高西斯的《娛樂大亨》(2005),如果又再頒給奇連依士活,無論大會如何公正,考慮到史高西斯多年的貢獻,大概也感愧對罷。但以戲論戲,《硫磺島戰書》實在比《無間道風雲》好得多。

《硫磺島戰書》改編自真人真事,1944年,美軍進攻硫磺島。在當地指揮的日軍長官,是栗林中將(渡邊謙飾)。曾在美國待過的他,處事與一般日軍不同,他深知這場戰爭絕無獲勝,但仍極力與美國作戰到底。所謂來自硫磺島的信,就是那些明知必死的日軍寄回家的家書。

先上映的《硫磺島戰書》姊妹作《戰火旗蹟》還能在多間戲院上映,但《硫磺島戰書》卻只剩兩間,大概因為得不到奧斯卡獎項吧。而且影片用了近乎黑白的色調,可能影院怕吸引不到一般觀眾罷。但其實,較之於《戰火旗蹟》,《硫磺島戰書》的確更佳,難怪奧斯卡都給它搶去。《硫磺島戰書》比《戰火旗蹟》較為冷靜客觀,主體較為統一,全以日軍打一場必敗的仗為主軸,較少編導對整個戰爭或國家的批判,對戰爭的愚昧,通過幾個日軍角色,有更深刻的描繪。

看電影時,對栗林的角色有點懷疑,他和西竹一(馬術冠軍者)都去過美國,行事作風與一般日軍將領不同,剛好作為這部始終是拍給美國人看的電影的主角,我懷疑有無虛構成份,是否只是為了給觀眾提供一個容易適應的視點。如果《硫磺島戰書》真的是以日方作為觀點的話,那樣便不夠客觀了。但後來在書店看到原著,栗林是真實人物,他好像根本不希望日本與美國為敵,如果這是事實的話,他正好成為一個理想的角色,去對比其他一般的日軍。否則,他大概早就像其他日軍一樣,一失守便自殺殉國了。

把一件事從兩個相對的觀點去拍,之前已有電影嘗試過,不是奇連依士活原創。但把這一個概念,提升到這個規模和層次,應是史無前例的。一、他拍成兩部電影;二、兩片採用完全不同的演員,《硫磺島戰書》根本就是一部日語片;三、以前的影片採用兩個觀點,一是為了對比(例如男女觀點),一是敘述的手法的變化,利用第一個觀點讓觀眾先入為主,然後用另一個觀點揭示真相,而真相只有一面。但奇連依士活更運用這種手法去看歷史,而真相(如果有的話)也不只一面,只有把兩面都看清,才是事實的全貌。有時這類兩片同拍的電影必須如要加起來才見力量,《Matrix》II 及 III 如是,《黑社會》及《以和為貴》如是。如果可以把《戰火旗蹟》+ 《硫磺島戰書》視為一體,今屆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應頒給兩片和奇連依士活。

本片最感人的一場,應是西竹一讀出美國戰俘媽媽寫給兒子的信,信中的內容是那樣平凡,卻那樣感人至深。那一刻,大家才知道大家都沒有分別,天下的母親都是同樣關心自己的兒子,都希望他們做正確的事。可是,甚麼才是正確的事?為什麼要戰爭?無論如何,戰爭都不可能是正確的事啊。另一場,栗林自殺前想起獨自駕車,心中掛念妻兒,甚感寂寞。對照他即將死去獨自上路,頗為悲涼。渡邊謙演出很好,我覺得比他在《最後武士》的表現更好,可惜都沒有被提名。

還有一點有點疑惑,我發覺奇連依士活的剪接有時太老式,談《戰火旗蹟》時已提過,插入 FlashBack 時不夠流暢。例如本片中每當回憶時便特寫主角的回憶表情,然後 Dissolve 回憶片斷,之後又 Dissolve 回主角。這是很舊式的技巧,有點過時,這些小問題大導演奇連依士活沒有理由不知道,況且荷里活更有專業的剪接師。我懷疑是奇連依士活向老戰爭電影致敬的手法。另外,近年香港電影發行改中文片名喜玩同音字已達亂用程度,為了將「戰」字放進片名,不顧字義,寄自硫磺島的家書,怎會變成「戰書」?台灣也喜歡亂改片名,但今次來個直譯(《來自硫磺島的信》),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