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 Detective (2007) 神探

近年但凡某二人合作,廣告皆用 A X B 來表示,但真正有相乘效果的不多,故更見杜琪峰 X 韋家輝的可貴,《神探》是貨真價實的二人相乘的績。如果說杜琪峰作為導演有不足之處,那就是他不是編劇,其他香港的好導演,多是能編能導,如王家衛和爾冬陞等。所以當杜琪峰和韋家輝合作,銀河映像的電影便開始發出異彩,韋家輝的編劇功力正好彌補了杜琪峰的不足。每當二人合作,杜琪峰的電影便會出現另一個層次。上次的《大隻佬》如是,今次的《神探》亦然。

韋家輝這個劇本的精彩之處,無疑是發明了新的表達手法,就是同一角色的不同人格以複數的不同形態同時出現。相似的情況,在西片中常見的是人格分裂,但同一時間通常只有一個人格單獨出現,只有偶然在出現內心鬥爭時,才會出現複數。即使複數,亦大多數是由同一演員分演。在《神探》中,不同人格以同一人心中不同的「鬼」出現,他們不同相貌,甚至不同性別,由不同演員飾演,同場出現。這種手法,極為創新,可能是前所未有。而韋亦善用了這個方法,玩出不同花樣。例如,由於鬼的外貌可與本體不同,陳桂彬(劉青雲)亦不能分辨誰是誰的鬼,他最初並不知道孱弱少年是誰。另一例,鬼不必伴隨本體出現,神來之筆是陳在樹林看到高志偉(林家棟)迷路的鬼,甚有象徵意義,代表高迷失了自我。而陳的妻子張美華(林熙蕾)的鬼,一直在陳的左右,亦非與本體同在。

《神探》的劇本是難得的佳作,能夠在杜琪峰電影的既有風格上,以一種全新的技法形象化地加強了對人心的描寫。但也正因為它好,我更恨它沒有更好。劇本的弱點,也是韋家輝的弱點,就是有時去得太盡至有悖常理。自韋的電視劇開始,他已喜歡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手法,例如《大時代》中丁蟹的角色便是。丁蟹的性格,在電視史中創新罕見,但他要丟幾個兒子落樓的行為,便相當極端,是韋家輝喜歡的模式。在《神探》中,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陳割耳贈退休上司,雖然在本片中陳被指患有精神病,但即使是精神病人,也有其自己作出某行為的原因,然而陳的心態難解,只說因為上司心中無鬼,不能自圓其說。耳,在本片中重覆出現,應有其象徵意義,但意義不明。為了這一場戲本片被定為三級太不化算。另一方面,本片名為「神探」,雖然不是真正的偵探片,但對邏輯推理也太過輕視。電影不斷描寫陳代入行兇者或受害人來查案,卻對他如何破案避重就輕的帶過,例如為何被藏在皮篋中推下樓梯便會知道凶手是誰?在皮篋中也不會看到「鬼」吧。片中用了很多篇幅來描述陳模仿高的行為,例如犯案過程、大魚大肉、活埋自己等,作用都是描繪陳的角色或讓劉青雲演戲多過推展劇情,陳並未通過模仿而找到隱藏的線索。還有一場不合邏輯的戲,片中只有陳看到「鬼」,觀眾看到「鬼」都是通過陳的眼睛看到,陳必須在場,但有一場戲出現高志偉的眾鬼襲擊何家安(安子杰)的鬼(孱弱少年)的戲,當時劉並未在場。

本片主題有深意,寫出人性的自私,人在不利自己的情況下,為求自保,「鬼」便會出現,犧牲他人。當正直的何的槍被陳偷去,他也陷入了高的處境,他也隱瞞事實,也犯了高的錯,借了女友的槍。到最後,他開槍錯殺好人,另一隻鬼首次出現,叫他找女友到場然後再作故事掩飾。何的人格因此也墮落了。主題好像很灰,但世情如此。結局中幾支槍都開過,何的故事可以有多個版本,所以見他在考慮哪支槍應放在哪人手中,片中並未言明。這個結局不俗,可堪玩味。但由於韋家輝的設定開放了很多可能性,總覺得這個結局有點意猶未盡,彷彿還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主要是因為設定容許虛虛實實,大有欺騙觀眾的空間,但去得盡的韋家輝卻並未充份利用。所以觀後覺得影片好像差了點甚麼似的。

近年杜琪峰接連拍出好片,但可惜的是,始終未能結結實實的拿下一個國際大獎,事實上,杜琪峰的電影縱然好,但若拿到國際,則就正如《神探》,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我期望杜很快便能突破此困局,遇上一個更完美的劇本,在康城拿個最佳導演或電影,他便能堂而皇之的正式登上國際影壇,闖荷里活去,荷里活等他已經夠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