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2008) 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

闊別19年,《奪寶奇兵》第4集的確令人引頸以待,不單是因為夏理遜福再演 Indiana Jones,更大的理由是史提芬史匹堡肯再親自執導。除了《侏羅紀公園》,《奪寶奇兵》是唯一史匹堡肯執導續集的系列電影。與拍第3集時比較,史匹堡已是兩屆金像導演,現在的他如何拍這種商業片,才是令人好奇之處。結果是,他毫無包袱,仍然拍出娛樂性極豐富的冒險片,遠勝其他同類片如《加勒比海盜》(2/3)、《盜墓迷城》(1/2)或《驚天奪寶》(1/2)等。史匹堡的電影經常有外星人出現,羅茲威爾事件也不時在荷里活電影中被使用,不是新橋,但是史匹堡要講 Indiana Jones 的「第三類接觸」故事,又有誰比他更有資格。

若單論劇情,本片並不比同類片好,劇情非常簡單,重要的是追尋寶藏和奪寶的過程,此片在這方面則製作得十分精彩。史匹堡文武雙全,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他的劇本一向精心計算,拿捏準確,今次也不例外。他的長處是懂得適當調節自己,用適當的手法來處理不同的題材。在本片中,史匹堡仿如回到年輕時的他,只是技巧更臻完美。拍這類娛樂片時,他不會拘泥於微枝末節、被局限於物理邏輯,他手法明快,大刀闊斧,但又不會粗枝大葉。例如躲入雪櫃避核爆一場,當然誇張,但勝在過癮,爆炸時雪櫃飛出,快過駕車逃走的人,高速墮地還安然無恙,可有令你想起他以前曾經用橡皮艇跳出飛機逃生?本片除了幾場交代劇情的戲,幾乎是全動作,奪寶戲此起彼伏,既緊張又有趣,最難得是製作上一方面運用了現今高超的電腦特技,但一方面又保留了與前三集相近的觀感,整個系列的感覺依然統一,連海報亦然,此亦為史匹堡細心和聰明的地方。

一如往常,史匹堡精於運用特技。一、他從不濫用,不會以特技掛帥。二、他擅於將特技溶入場景,溶入劇情,他會將特技用於前景或背景,而中心仍是演員演戲,絕不喧賓奪主。例如結尾一場,背景中迷城由崩潰到海水湧入,中間經過幾過階段,很有層次,難度很高。三、他經常將特技用於細節,使畫面或動作更驚險,視角更新穎,但從不賣弄,不留心甚至不會發現。他不時把鏡頭放在令人意想不到的位置,或在動作場面中使用難度很高的鏡頭運動,外行人如我等觀眾很難想像實際是怎樣拍攝的,製作特輯一定很有趣。還有一些場面根本分不出是電腦特技還是實景拍攝,很可能是兩者並用,例如在樹林中兩車追逐爭奪水晶骷髏頭一場,鏡頭在移動中的兩車間前後左右追拍,靈活得匪夷所思,而且過程中還有複雜得仿如舞蹈的動作設計,媲美成家班,緊張刺激。出色的動作設計還有墓地一場,神出鬼沒的土人,頗有新意。

演員中最出色是飾演蘇聯女軍官的姬蒂白蘭芝,她是超強的女演員,演甚麼像甚麼,口音維妙維肖,外國演員就有這種模仿不同口音的技能。至於夏理遜福,史匹堡一方面當然不會不明白無論他如何操fit也終究一把年紀,不會把他描述成年青力壯的英雄,所以找沙拉保夫來取笑他老,又可以為未來的續集舖路。但另一方面,史匹堡當然也十分明白沙拉保夫尚未夠班,他在片尾亦有暗示,片末沙拉保夫想戴上帽子,但最終被夏理遜福隨手奪去戴上,也許史匹堡也在夫子自道:薑還是老的辣!夏理遜福雖然真的回復了不少狀態,但歲月催人,正如戲中沙拉保夫所言:就老人家來說,身手不錯了。沙拉保夫的角色發展未完成(學識未夠,性格未成熟,身手頭腦也未展現),很明顯是留在下一集,但我估計史匹堡應不會再執導第5集了罷。(基於完全相反的理由,我希望佐治魯卡斯也不要自己來。)

Speed Racer (2008) 極速賽車手

等了五年,終於等到華高斯基兄弟親自執導的新作(上次的《V煞》他們只任編劇),今此不再是 Matrix 式的科幻動作,基本上,這是一部家庭片,比《變型金剛》正氣很多。據說此片在美國票房大敗於《鐵甲奇俠》,口碑也不好。但我對華高斯基兄弟有信心,繼續捧場。看後覺得此片雖然比不上他們的前作,但很明顯他們不想走舊路,希望拍出新的東西。事實上,作為導演,二人資歷不算深,第二部電影便是《Matrix》(1999),該片的成功所衍生的續集和電腦遊戲等,令他們一直忙了多年,作為創作人,任誰都想改變。在《Matrix》中,他們聰明地把電腦遊戲真人電影化,今次他們則企圖把動畫用一種新的形式真人電影化。的確,故事方面,未算突出,但視覺上卻十分成功,令人眼前一亮。

華高斯基兄弟寫劇本起家,劇本一向有水準,即使是《Matrix》第二、三集,如果你把兩集加起來,然後去掉那些過長的動作場面,仍然不失為一個有趣的故事,《V煞》也是改編自繪本,亦是佳作。在本片中,故事雖不見精彩,但仍有其曲折性和深度,不是劣作,主題也不是常見的以個人能力出發的「超越/挑戰自己」,而是找尋競賽的意義,編導借劇中人物 Racer X (馬菲霍士)說出:意義因人而異,必須自我領悟。對主角而言,他最後明白到的意義便是家人。劇本很平均地分配了劇情,主角與父母兄弟女友的關係都有描寫,當中以兄弟情為主,每條線也有令人感動溫暖之處,只是效果不強而已。主角與哥哥感情最好,但他哥哥在賽事中死去,他懷疑 Racer X 是他哥哥,這條線相當有吸引力,但主角與 Racer X 的關係寫得不夠,主要是不夠對手戲,也沒有引領觀眾猜測的細節,最後的揭露也嫌太直接。

華高斯基兄弟在本片導演的成績優於編劇,每一場戲,幾乎每一格菲林,其視覺效果均是經過精心打造,背景、陳設、道具、衣服等,用色大膽卻調和,既保留了色彩鮮艷的動畫觀感,又表現出別出心裁的色彩風格。這種色彩運用,由片頭開始(近年華納兄弟的電影常常製作配合電影色調的片頭),貫徹全片,十分悅目,應向美術指導致敬。賽車的場面也別具創意,飄移式的高速行駛效果,過山車式賽道,頗為新鮮。賽車場面畫面豐庫、剪接急速、音樂澎湃,拍出緊張感。美中不足是車上那些茅招裝置未免太過占士邦,離不開伸出或放出武器,又或者你撞我我撞你,有點例牌。導演花在後期製作上的心思層出不窮,連過場也很複雜,看無疑是好看,製作上仍可見自《Matrix》以來的創新,但就有點忽略了他們的另一強項,就是故事的概念。

演員方面,鄭智薰(Rain)的演技仍然不值一提,找他大概只為了亞洲市場,讓真田廣之行行企企才是浪費。《Lost》的馬菲霍士繼《絕點緝兇》(Vantage Point)後再次在電影中出現,但均只任配角,沒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及《Lost》中出色,他外型不俗,演技也可,希望他仍有機會。此片人物眾多,戲份均勻,更要顧及劇情和賽車,雖然長達135分鐘,但篇幅仍不夠,每個演員都只有幾場戲,令人印象較深的是飾演媽媽的 Susan Sarandon,反而戲份最多的主角(艾美夏斯)表現最一般。

Iron Man (2007) 鐵甲奇俠

此片不太起眼,奇俠的造型不算有型,編導的名氣也不大,無往績參考,所以起初覺吸引力不大。但看過片頭又覺得質素不差,決定入場一看,結果頗有喜出望外之感。編導聰明之處,是吸收了其他同類片的長處,最明顯的借鏡之作,無疑便是《蝙蝠俠俠影之謎》,兩片明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這條已是不成文的規定,很少人會犯(除了當年電影公司起用佐治古尼演蝙蝠俠),就是不用當紅的演員飾演超級英雄,以免其個人形象影響超級英雄的形象,觀眾是很容易抱先入為主的印象的;二、起用實力派演員擔任配角,而且是用現實的演法而非漫畫式的演法,提高實感,把這類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片重塑成較為接近現實的科幻劇情片;三、與蝙蝠俠相同,主角並無超能力,其力量來自高科技裝備,《蝙蝠俠俠影之謎》的導演高明地利用這點,仔細交代主角如何裝備自己,其間亦經歷試驗失敗,重現主角由平常人變身為超級英雄的過程,本片編導的處理亦同出一轍。事實上,如何轉變成為英雄,每每是這類片最好看的地方,所以通常第一集是最好看的,此片的奇俠的誕生也十分有趣,與別不同,竟然是為了逃生而在有限的資源下製造出雛形版的鐵甲。

此片另一成功之處,是選角,起用羅拔唐尼,其實也不無風險。相比於新一代的超人、蝙蝠俠和蜘蛛俠,羅拔唐尼已算是「中坑」,他亦不是有型靚佬,更留了鬍鬚,外形上有點輸蝕,但他憑演技搭夠。Tony Stark 這個角色也有別於其他未變身的超級英雄,較為花花公子,行事高調,率性而為。羅拔唐尼演來得心應手,把角色演得相當立體,技術性擊倒其他英雄。其實羅拔唐尼也有過光輝歷史,他早於1992年已憑《卓別靈傳》提名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那時他才27歲。1994 年的《天生殺人狂》中,雖非主角,也令人印象深刻。但後來染上毒癮,星運走下坡,很多參演的電影都好像沒有在香港上映。近年參演電視劇《Ally McBeal》,漸漸挽回一些人氣,本片可算是他吐氣揚眉的回勇之作,可喜可賀。其他演員方面,選用桂莉芙柏德露和謝夫布列治也是明智,前者曾是奧斯卡影后,後者也獲提名多次。二人的戲份雖不多,沒有很大的發揮機會,但他們的高質演出,大大提昇了影片的質感。

編劇的幾位仁兄沒甚麼來頭,但劇本寫得頗紮實,不會濫用電腦特技,例如用機械手替主角穿上鐵甲,便是合理、寫實、注重細節的設計,而且(可能)不是電腦特技。劇本稍微欠缺自信的是用了主角遇襲受重傷作引子,可能怕前段情節太慢,但此舉也未嘗不是一個保險的做法。另外,劇本也有些例牌菜,謝夫布列治是反派相信觀眾不會猜不到,他能於短時間來組出大型鐵甲人也有點不夠說服力,主角和桂莉芙柏德露的愛情線也嫌稍弱。不過,這些只是細微瑕疵,整體上劇本說得上結構嚴謹,節奏起落有緻,情節合理,還偶有風趣幽默之筆,令人滿意。看來 Marvel 又多了條財路,開續集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