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of Pi (201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電影開場前放映了新片《希治閣》的預告片,令人想起希治閣也拍過一部奇片《救生艇》(1944),全片大部分劇情都在艇上發生,與此片相似,是一個小小的巧合。希治閣被不少網站或雜誌評爲史上最偉大導演,我個人十分同意,在這些名單上,李安不一定榜上有名,然而李安絕對有資格與榜上任何一位電影大師相提並論,而且他是史上唯一真正能夠融滙東西方文化的導演。就以這部《少年Pi》爲例,就比馬田史高西斯的3D電影《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Hugo)優勝。

當大部份的電影人都只想着如何利用3D電腦特技來賺錢,最有才華的導演卻會思考究竟3D對故事有多少幫助。基斯杜化路蘭拍《潛行凶間》時就否決了3D,其他嘗試利用3D的導演,即使都是大師,成績也各異。占士金馬倫的《亞凡達》固然是3D特技與故事緊密結合的完美例子,列尼史葛的《普羅米修斯》也是高明運用3D的典範,但史匹堡的《丁丁歷險記》和史高西斯的《雨果》,3D就僅僅是提昇了視覺效果而已。李安這部《少年Pi》,單論3D技術層面,它不會是最佳,但若論3D與故事的有機結合,此片絕不遜於《亞凡達》。沒有了3D,Pi的奇幻漂流就不夠奇幻。不夠奇幻、電影的主題便無法得到有効的表達。

但凡這類電影,誰都明白苦難旅程是比喻人生,那已經是陳腔濫調。原著出色的地方是,作者把這樣的一個故事,提昇到討論人與神的關係的層次。Pi自小已不是一般沉迷玩耍的小孩,他想瞭解的是人生意義,他甚至同時信仰上帝、阿拉和印度教,企圖能找到答案。當然,這個人生最大的謎題,不會被一個小孩破解,成爲少年的Pi於是轉而向文學和愛情中繼續找尋。直到載着他們一家的船沉沒,他終於開始理解,人生是一個失去的過程。一夜之間,Pi失去一切,和他一起存活的只有四頭野獸—-斑馬、猩猩、鬣狗和老虎,後兩者更嚴重威脅他的生命安全,而他無處可避。這裡的寓意很明顯,我們都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作者還索性替老虎取了人的名字。

但故事真正的内容,是當老虎殺了鬣狗,艇上只剩下牠和Pi之後。Pi和老虎的相處,實際上就是他小時候嘗試餵牠被阻的延續。年幼的Pi説想看清老虎,拿肉餵牠。他企圖與老虎溝通,正如他希望能與神溝通。但是父親阻止了他,更迫他看老虎如何殘殺獵物,逼使他相信宗教不過是虛妄。此故事有趣的地方,就是以「牠」來象徵「祂」。在救生艇上Pi和老虎的的一番周旋,暗喻了Pi對神存疑和抗拒,然而他漸漸發現他慶幸有老虎作伴,因爲沒有了老虎,就只剩下絕望。爲了不能讓牠死,Pi捉魚來餵牠,一方面這呼應了以前餵牠不成一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開始向祂奉獻。長時間的漂流,Pi和老虎一同飽受折磨,最後都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這亦回應了年少的Pi懷疑怎會有神願意自己受苦來拯救世人。暴風雨來臨,惶恐的Pi喊出最後的質疑:我已失去一切,並已臣服,祢還想要什麼?然後他終於得到了神的回應。

暴風雨過後,他到達了那個無人小島,他終於明白,神一直都在看着他,在他最疲累的時候,神譲他休息。休息過後,神又譲他發現那顆牙齒,提醒他要繼續他的行程。終於到達陸地,老虎一躍而下,頭也不回,逕自消失在叢林中。沒有人看到老虎,但Pi自己知道,老虎陪伴他渡過漫長旅程,令他不致絕望,不感孤單。牠就是祂,祂不需道別,因爲無論祂往那裡,祂都沒有離開Pi。

我沒有信仰,但我佩服作者的巧妙構思和李安的編導才能,把故事説得如此動聽,發人深思。爲了譲年輕作家相信漂流不是Pi的幻想,編導還特地安排Pi保存了那份保險公司的文件,並提供了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全片最美中不足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個故事完全是口述而沒有影像,大概是因爲製作上的問題吧,既牽涉演員也須要特技,找到謝勒狄柏度來客串廚子已經不易。)保險調查員相信了那個故事,據説不少觀衆也相信,這不難理解,畢竟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但是,如果你相信第一個故事,也不一定就等於説你相信了神。相信它,只代表你相信堅持、相信希望、相信你並非孤單一人。年輕作家説Pi的故事有個happy ending,Pi説不知道,因爲那個故事已經是年輕作家的了。其實,Pi的故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結局如何,就看我們相信甚麼。

Skyfall (2012) 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

007電影已經50年,確實須要一次徹底的更新,事實上,更新亦早已於2006年的《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開始,主角換上了丹尼爾基克,故事重新開始,主角的性格亦被重塑,該片成績不俗,最少奠定了丹尼爾基克的地位,是個好的開端。2008年《量子殺機》的劇本出於相同的編劇之手,但不知爲甚麼,角色卻停滯不前,沒有繼續演化,陷回了以往的窠臼。今次三位編劇換入了《帝國驕雄》的John Logan,導演換上了《美麗有罪》的森文迪斯,劇本不單返回了《皇家賭場》的正軌,而且大有進步,幾個主要角色都寫得有血有肉,主題亦比以往的邦片大爲深化,相信導演付出的努力必定不少。連播出主題曲的那段opening credits,也是罕見的精品,堪稱優美絕倫,既保留了邦片片頭的經典風格,又給人全新的感覺,非常配合此片的格調。

前作《皇家賭場》的改編方法與《蝙蝠俠俠影之謎》如出一轍,而此片的導演在接受訪問時亦提到基斯杜化路蘭的蝙蝠俠三部曲對此片的影響很大。誠然,此片向路蘭取經的地方俯拾皆是,主角的轉變與《夜神起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基本上,《皇家賭場》只是重塑占士邦這個角色,其他大致不變,重要角色M,更是承襲自上一個系列的。今次編導要更新的,卻是全部其他主要角色,効果亦令人滿意。最有趣的是Q,換上了一個有點自負的年輕人,但「高科技」武器卻變得非常平實,最深得我心的是他對邦説:「你以爲我會給你爆炸筆?那已經過時了。」真是對極了,那正是007電影第一樣要更新的地方。(很多舊邦迷必定大力反對吧。)而邦在使用了無線發送器後,也妙道:「這是Q的最新產品,名爲無線電。」

M既是重要角色,要更新當然不可輕率。飾演M的茱迪丹芝是好戲之人,多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得過一屆最佳女配角。然而即便如此,她演過6次M,卻從沒有人認真看待M這個角色。今次編導聰明之處,就是把這個角色和演員的可能性一次過全部發揮出來。茱迪丹芝所演出的M,前所未見地亮眼,她既是占士邦母親的化身,也象徵了MI6以至英國。她在聽證會上引述的丁尼生名詩:”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譲人肅然起敬,説的是她自己,是英國,也是占士邦以及戲外的007電影。茱迪丹芝遇到森文迪斯,總算不枉她7度飾演這個角色,可説是完美的退場。

由於沒有料到茱迪丹芝會退場,所以賴夫費恩斯的上場也是驚喜。編導敘述M遭受四方壓力的同時,也成功地側寫了這個繼任者的性格和能力。例如聽證會上,他不畏打斷首相發言,遇襲時亦有還擊的餘力,可謂能文能武。電影最後才介紹他成爲了M,這種先建立人物然後再把他放到設定位置的手法,與路蘭在《夜神起義》中處理羅賓的手法完全相同。但本片編導譲人意外的是,他們雙管齊下,娜奧美夏莉絲飾演的美麗特工Eve竟然成爲了M的秘書Moneypenny,可謂一記妙著。Eve就此成爲了最有資格跟占士邦調情的M的秘書,她好歹也是曾經把占士邦置之死地的人啊。

編導一開始便譲占士邦被M犧牲掉,又譲他酗酒,令他身心俱頹,通不過MI6的測驗,用意是將占士邦還原爲一個有弱點的普通人,而不是以往那個穿禮服的超人。後來反派Silva(查維爾巴頓)問他的興趣是甚麼,他的答案是「重生」。這便是此片文本的主題,也是此片作爲007電影50周年作的主題。而重生的方法,就是回歸傳統、重新出發。Q的反超高科技武器就是回歸傳統的一個體現,片中不斷出現的剃刀、麥卡倫50年威士忌(指007電影50年)、獵鎗、獵刀等,全都是向傳統的致敬。那部經典的Aston Martin DB5則含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它是對舊邦片的致敬,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過去那些過時的東西被摧毀淘汰。一如所見,它的實際效用連兩罐石油氣也不如。

編導也把回歸這個主題,貫徹執行到故事的地點和人物去。本片的後半部,已經完全回歸英國,反派也是MI6的前特工,結局更刻意回到占士邦的家鄉蘇格蘭。Skyfall,不是什麼「天凶城」(又一個爛透的片名),而是邦的老家,編劇故意取了一個有誤導性的名字,譲人猜不透。但在知道它的意義之後,我們發現那其實是取得相當白的,Skyfall,就是天塌下來的意思,因為邦的父母在那裡雙亡了。年少的邦,在那裡首嚐了死亡的滋味,他躲在黑暗的隧道兩天,出來時,成長爲一個大人。後來他被MI6招攬,最終成爲007。所以,Skyfall就是007的原點,編劇安排他帶M回去,目的就是要譲歷史重現。M在邦心中的地位,仿如母親,所以他必須保護她,不容許母親再死一次。他最終失敗了,但是他再次走出了那條隧道,並把敵人擊倒。至此他完成了重生的過程,成爲了一個全新的007。

Silva這個反派角色,亦比以往邦片的反派有深度,其扭曲的心理,設定得頗爲獨特。Silva同樣視M如母親,但他視自己爲被母親遺棄的孩子,要向母親報復。編導設計此角色時,明顯有向《黑夜之神》借鏡。和小丑相同,Silva瘋狂、高智、偏執、自信,爲達目的,不惜故意被擒。不同的是,小丑針對的是整個葛咸城,而Silva的針對的,只有一人,M。他不是要簡單地殺死她,而是要她承認自己的「罪孽」,然後與她同歸於盡。此角色固然可恨,但亦有令人同情和佩服的一面,絕對是邦片史上最具魅力的反派之一。查維爾巴頓的精彩演譯,亦毫不遜於他在《200萬奪命奇案》(2008)中奪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演出。

那麼,本片是史上最好的007電影嗎?我沒有看過全部邦片,難以判斷。但我相信從未有編導像本片那樣認真地對待過007和他周邊的角色。論動作場面,本片未必是最佳,但若論整體成績,尤其是編劇和導演,我相信沒有舊邦片能出其右。作爲50周年紀念作,是一個極佳的里程碑。長久以來,我心目中的最佳邦片是辛康納利的《鐵金剛勇破間諜網》(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3),但現在它終於也要退位讓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