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arden of Words (2013) 言の葉の庭/言葉之庭

2012年日本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收52.6億日元,雖然仍然遠遠未及宮崎駿動畫所創的紀錄,但導演庵野秀明已成爲近年較有力挑戰吉卜力(宮崎駿的製作公司)動畫的一人。但是,《新》並不是那些適合一家大小去看的主流動畫,要贏宮崎駿,不易。對庵野比較有利的是,新劇場版的票房一集高於一集,而下一集將是四部作的結局,票房還有望再創新高。《Q》雖然票房稱雄,但爭奪最佳動畫卻敗於細田守的《狼的孩子雨和雪》。《狼》的票房僅排在《Q》之後,所以細田守的實力也不容輕視。然而新一代的日本動畫家中,比起庵野秀明和細田守,我更喜歡新海誠。他的前作《追逐繁星的孩子》也企圖走主流路綫,但在日本票房並不理想,單論票房數字,還未能與庵野秀明和細田守較量。但是較之於庵野秀明始終未能將他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好好講完,而細田守近年開發的城市對鄉村題材,又過於日本本土口味,新海誠動畫所表現的孤獨和寂寞,便更能引起都市人的共鳴。其實《追》也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只是過於刻意走主流路綫,失去了新海誠獨特的個人風格。所以當我看到《言葉之庭》在戲院廣告上的「孤悲」二字時,我的心情反而是欣慰的,因爲看見了新海誠的回歸。對,此片是100%的新海誠電影,訴説的仍然是他一貫的主題——孤獨、迷失、距離、思念。

若説庵野秀明説的是人類,細田守説的是家庭,那麼新海誠説的只是個人而已。但是作品的好壞並不在於題材的大小,新海誠作品的意境,遠遠勝過庵野和細田的作品。如果動畫也分體裁,那麼新海誠的動畫就是詩,或者就是《萬葉集》的短歌。新海誠作品的美術,也遠比其他二人優勝,一幀幀畫面,美得晶瑩剔透。文學系出身的新海誠,亦擅於運用象徵,劇本較有文學味。新海誠動畫的最大不足,可能也就是它太短。例如《秒速5厘米》,第三話就明顯地比前兩話短,結構上不成比例,劇情也不夠前兩話細膩。(由新海誠親自撰寫的小説版總算彌補了這個缺憾。)至於本片,全片更只有46分鐘,譲人更感意猶未盡。相信這和新海誠相對小的製作規模有關係,加上他的作品那麼精細,所需的時間很長。《秒》和《追》之間,便相隔了4年。《追》和本片之間,亦相距2年。

新海誠作品的永恆主題是距離,今次亦不例外,男女主角之間,存在着年齡和身份的距離。這一重距離,即使在西方社會,也不易被接受,更何況在思想保守的日本?所以從一開始,主角孝雄和百香里之間便已有着無法逾越的距離,只是孝雄尚未知道而已。不過,無論距離多遠,新海誠筆下的男女主角,總還有心靈相通的一刻,彼此懷抱着相同的感覺,縱使那份感覺是多麼的不確實。在本片中,有那麼一刹那,孝雄和百香里都相信眼前的事物,就是幸福。但當孝雄坦誠地告白他的愛意,才剛被世俗眼光灼得遍體鱗傷的百香里,一時間也無法坦然接納。她告訴他已決定回鄉,拒他於千里之外。在新海誠的世界裡,幸福往往只是幻影,分離和思念,才是恆常。

此片雖短,但包含了不少象徵,點題的庭園,就是其中一個,它是都市人的避風港,譲被逼迫得窒息的人得以躲起來,透一口氣。雷和雨是主角心情的反映,孝雄情緒激動時,雨便滂沱而下,百香里終於敞開心扉,天空便雨消雲散。百香里失去味覺,只嘗到啤酒和巧克力的味道,暗喻她只能嘗到苦味。孝雄的飯盒譲她重拾味道,甚至嘗試自己做飯盒,意味她漸漸被治癒。孝雄爲她造的鞋,雖然最終並沒有親手送到她手上,其實卻已經穿到她腳下,令她可以重新站起來,走下去。這是一個新海誠摒棄了所有少年/少女漫畫元素的寫實愛情故事,沒有科幻、沒有冒險、沒有少女,沒有約定。孝雄雖然也是一個15歳的少年,但他思想成熟,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向百香里表白時,亦不帶少年的羞怯。百香里的挫折就更是屬於成人的世界。這是新海誠另一個企圖拓闊觀衆年齡層的嘗試,創作上,我認爲是成功的,但始終有點文藝,未必能取悦一般觀眾。

本片的故事其實還可以説下去,譬如説,孝雄會去四國找百香里嗎?重逢又如何?他們能否衝破年齡和身份的距離?又或者只能像《秒速5厘米》中的貴樹和明里,相聚一刻,然後再無緣相見,只留下回憶?相比於分開時的貴樹和明里,孝雄和百香里是大人,命運又會否不同?這些都是我們觀眾想知道的。我們不是期待一個happy ending,事實上,越認識新海誠的,越不需要一個happy ending。我們期待的,只是那一份無法忘懷、卻難以在現實生活中與人分享的記憶。假若新海誠願意再花兩年時間把故事延續下去,把影片湊成一部長片,那將會是一件美事,《言葉之庭》也許會成爲經典。